沈骊英 永远的旗帜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09-11-01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柳袁照 苏州十中校园一角 资料照片 振华女中校门 资料照片

  柳袁照是一个“边缘人”,被称为诗人校长。很用心地做教育,但喜欢去做许多“超出”教育的事,总是游走在教育的“内”和“外”之间,他写了很多的诗歌散文,出了很多的书,对历史、文化、人物、教育、摄影等有很多的思考,他的很多“不在场”最终都呈现在苏州十中这个“场内”,很多教育之外的东西都在教育“面孔”的后面、深处,“闪现”和“发光”。

  一所中学延续的文化气息和教育风尚

  100多年前,在清朝苏州织造署旧址上,振华女中诞生,它是苏州十中的前身。西花园是织造署的内花园,也是皇帝的行宫,现在是十中的一部分。它的特点是名园、名人、名校。曹寅曾为织造,曹雪芹曾在此居住,康熙、乾隆下江南在苏州均驻跸于此。一个为蔡元培师母的人——王谢长达在此办学,筚路蓝缕,却聚集着当时中国社会的一大批精英:蔡元培、章太炎、李根源、周怡春、竺可桢、陶行知和孟宪承先后为校董;当时的名流杨杏佛、胡适、于右任、洪深和汤国梨等曾来讲学;苏雪林、杨荫榆、叶圣陶、王佩诤和颜文樑等曾为教师。它是一所伟大的学校,培育了一大批影响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文明的伟人:沈骊英、费孝通、杨绛、何泽慧、彭子冈、陆璀和李政道等。校园里亭台楼阁、假山池沼,典型的苏州园林。江南三大太湖名石之一的“瑞云峰”,就矗立在校园内。过去是“名园办名校”,今天是“名校彰名园”,教育与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。

  这里每一条路、每一间房、每一棵树都是古迹,都是历史,超越这一切之上的,是一贯以来的文化气息和教育风尚。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,物化在学校的一草一木之中,中华民族的优秀教育传统,物化在学校的一草一木之中。美的环境催生美的事物。学生徜徉其中,领悟着自然美、环境美相融一体的艺术魅力。(柳袁照)

  ■柳袁照  

  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,前身叫“苏州振华女中”(以下简称“振华”)。它是一所弥漫着本土文化气息的学校,一草一木都是情。

  2006年百年校庆前夕,学校改造了一座教育楼,取名为“骊英楼”。为何以此为名?先叙述一段历史。

  麦子女圣

  1936年10月,振华女中30周年校庆,著名科学家、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到校演讲,他说:“我希望七十年以后,那时候振华女中已是规模大为扩充,创办人服务的精神已充满全国,在座的同学,也已经近九十之年,到那时,再来此地庆祝母校百年上寿。”

  10年之后,振华女中又迎来了另一位被载入史册的人物。

  1946年10月,陶行知先生到我们学校演讲,他开首就说:“我这一次能到贵校来演讲,真是非常荣幸。我知道振华的精神一向是很好,尤其是女子教育一项,振华是数一数二的学校,是苏州第一个学校,也是振兴女子教育最早的先锋。”为何陶行知要把振华赞誉为“数一数二的学校”?原因很多,其中最重要的一点,振华培养了许多很好的学生。

  陶行知在演讲中向学生介绍了几位他所崇拜的女性,他说:“第一位就是你们所知道的沈骊英先生,她是贵校的先生。因为王校长的帮助,她才能出国研究植物之种植及改良品种。她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,但是她没有放弃她的学问,同时做着贡献国家的工作及农业的研究。终于她是成功了。她苦心的研究,获得了一种不怕狂风暴雨的麦子。当然,能抵抗狂风暴雨的麦子才有好的收获。民国二十八年,她在中央农业实验所工作。有一天,正当狂风暴雨的时候,沈先生冒着暴风雨,在麦地中实地观察,当时发现有一种麦子不能被暴风雨所残毁,她把这一种麦子种名叫做‘中晨二十八’。对于品种的改良方面,她有着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伟大的贡献,可惜她已死了。开追悼会时,李德全夫人曾命我写一篇文章追悼她,我们称她是‘麦子女圣’,后来才知道她曾是这里的先生,而且还是王季玉校长的学生。我希望贵校能继续产生像沈骊英先生一样的女圣,产生不被暴风雨所摧毁的女圣,我们都颂赞振华女校产生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。”

  骊英小传

  沈骊英是振华的学生,从振华走出去,后来又回到振华做老师,最后,再一次从振华走向了她为之奉献了自己生命的事业。

  我知道沈骊英是两年前。当时我们请著名作家、戏曲评论家徐城北题词,请他为学校北门东侧的教学楼题写楼名,为纪念他母亲——老一代名校友彭子冈。徐城北把我们学校称作“母亲的母校”,那份真挚的感情是美丽而动人的。学校的语文特级教师徐思源老师告诉我,被称作台湾“四大公子”之一的沈君山,其母亲是我们振华的校友,并给了我沈君山及其母亲沈骊英的一些资料。沈君山是台湾琴棋书画皆通的一位大文人,曾担任新竹“清华大学”的首任校长。我很高兴,又发现了一个将会把我们学校称作“母亲的母校”的人。但是,在我认真阅读了沈君山的材料以后,我的目光超越了沈君山,他的母亲沈骊英的形象凸现在我的眼前,是那么清晰,那么感人,让人无法忘记。

  沈骊英在振华虽然任教时间不长,但她对振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。校长王季玉与沈骊英克勤克俭,致力于振华,遂使校风淳朴,校誉远扬。两人情投意合,在今天的学校校史中,还保留着一幅王季玉与沈骊英在园林假山之上两相依依的合影。王季玉几乎有着与沈骊英同样的受教育经历,先毕业于苏州景海女师,后去日本留学,再去美国麻省蒙特豪里尤克学院专修文学,又考入伊利诺大学,改攻生物学。归国后,继承母志,开女子中学教育之风气。沈骊英去世以后,她的丈夫、农业经济学家沈宗瀚写了《亡妻沈君骊英行述》,他说:“校长王季玉甚倚重之,奠定日后发展之基础。”在美国求学期间,沈骊英“得慈母手谕,内附其先严遗笔,嘱以子女一人学农,研究粮食生产,以继其志”。沈骊英对母亲最为孝顺听话,于是,她选择了农学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。

  费孝通是沈骊英在振华的学生。沈骊英去世以后,费孝通以《一封未拆的信——纪念老师沈骊英先生》表达自己对先生的崇敬之情。费孝通10岁那年,母亲把他送进了振华,交给了沈骊英。当时学校老师手中都有戒尺,都可以打学生手心,罚学生立壁角,但费孝通说:“可是这个老师却会拉着我的手,满面是笑容,是个手里没有戒尺的人。”

  如今,学校西花园孝通图书馆二楼回廊的墙壁上,镶嵌了一块沈骊英的事迹碑:沈骊英,世界闻名的中国农学家。1921年至1924年在苏州振华小学部任教3年。旋留学美国,在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植物学,获理学学士学位。后又入康纳尔大学研究农学两年。在美期间,教授介绍世界学术进步概况时,列举学术专家之姓名、国籍,以鼓励各国学生,所举国名甚多,而唯独无中国。沈骊英感触殊深,遂立志献身科学,报效祖国。1929年回国,到苏州振华女校任教务主任。1930年任浙江省建设厅农林局农业技师,从事水稻、小麦品种改良之研究。1933年,任中央农业实验所农业系技正。此后,赴苏、皖、湘、桂、川、黔等地试验小麦杂交育种。

  沈骊英终日埋头丘陇与实验室内,终至积劳成疾,1941年10月7日,猝发脑溢血,殉职于任上,年仅40岁。卒后,冯玉祥、邓颖超、邓初民、史良、谢冰心等前往吊唁。董必武作五言长诗《挽沈骊英女士》,“勤劬如老农,跋涉于泥田。男生尚不易,妇女争华妍”。沈骊英身后留下著作22种,许多被翻译刊载于英、美作物育种学和生物学杂志,经常为各国学者所引证,农学家、现代农业科学的先驱者、中央农业实验所的主要创始人钱天鹤在吊唁时说:“骊英先生为农业界不可多得之科学家,其地位之高,在今日甚少有人可与之并驾齐驱。”

  沈骊英与大文学家冰心是同学,两人曾同在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读书。沈骊英去世以后,冰心抱病在床上写了一篇凄婉感人的《悼沈骊英女士》:“威大的风景,是全美有名的。我们常常忙中偷闲,在湖上泛舟野餐纵谈。年青时代,总喜欢谈抱负,我们自己觉得谈得太夸大一点,好在没有第三人听见!她常常说到她一定要在科学界替女子争一席地位,用功业来表现女子的能力。她又说希望职业和婚姻能并行不悖,她愿意有个快乐的家庭,也有个称心的职业。如今回想,她所希望的她都做到了。”冰心说,“她相信我们妇女的地位,不是能用空空的抗议去争来,而是要用工作成绩来获取的。骊英和我谈到种种妇女问题,她常常表示,‘妇女问题,已过了宣传时期,而进入工作时期’。她主张‘女界同志一本自强不息精神,抓住社会埋头苦干’,她主张‘自问已劳尽力为国家服务,而不必斤斤于收获之多少’。这种‘不问收获,但问耕耘’和‘多做事,少说话’的态度,也是骊英最不平常之处。”

  如今,68年过去了,今天我们读着沈骊英的事迹,心情像当年邓颖超一样,“当我读着沈宗瀚先生所著《亡妻沈君骊英行述》和听了朋友们谈起她的可歌动人的事迹的时候,我是如何深深被感动着,受激励着,以至我的血流曾几度地沸腾而紧张起来”。

  精神象征

  以“骊英”之名命名教育楼,一是为了纪念沈骊英,二是为了弘扬沈骊英这种崇尚道德与科学的精神。“骊英楼”是实验楼,是学校新建设的探究性科学实验室。其一是“物理数字化探究实验室”,其二是“生化综合数字化探究实验室”,其三是“科学探究实验室”,其四是“生物组织培养实验室”。我们的寓意是,希望沈骊英的探究科学的精神和道德品行,能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。

  一个学校的文化精神是一个学校的生存、发展之魂。塑造学校文化精神是办学的首要问题。我以为,在学校文化精神最高层面的是“学校的使命”。世界一流大学都有自己的特殊使命,那么,作为一所中学,一所有历史有文化的一流中学,有没有自己的使命?校训是学校学术和文化的结晶,是学校精神的象征,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,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。复旦大学的校训是,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。

  我们虽然是中学,但学校历史上也曾以“厚德载道、厚德载物、实事求是、诚朴仁勇”等作为校训或级训。现在,又以“倾听天籁”、“质朴大气”、“真水无香”为办学的座右铭,体现了学校百年来一以贯之的教育追求,体现了学校的文化特质。

  如何来完成学校使命?我以为,办学不能把重点总是放在造房子上,而不把它放到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完善上,放到打造学校文化上,放到培养大师上。当前国家推进高中新课程,对完成学校使命将是一个很好的促进。教育部颁布了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》,在国家新课程标准中,把综合实践课作为必修课。同时,把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课的主要内容之一。学校在推进新课程过程中,以探究科学和学校文化为主线,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研究性学习。同学们在老师及家长的指导下,获得了探究的亲身体验。

  2005级高一(17)班陆煜等把“水火箭”作为研究课题,向学校提交了《关于水火箭的制作与原理》的研究报告。报告中说:“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,我们学会了制作简单的水火箭,对水火箭的原理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,在实践中验证了牛顿第三定律。由此,我们对航天火箭的原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,增强了我们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爱。”

  我曾在高一、高二开设校本文化研究性学习课,许多同学选择了与学校有关的名人、事件或建筑等课题进行研究。朱丽丽、范菁、宋雅婷、何琼、沈晓等同学研究的是“蔡元培”,一个学期以后,他们形成了研究报告。报告中有这样几段话:“我们原来心目中的蔡元培:性别,男;曾是振华校董;当过北京大学校长。仅此而已,对他的了解少得可怜。”“他崇尚思想自由、兼容并包,他废除了年级制,实行选科制。选科制的思想基础就是:尊重个性、发展个性。而他那些‘展个性、尚自然、提倡自动、自学’的教育思想又与现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谋而合。”“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有过类似‘荒诞’的告诫:少上课,多读书。这话是对学生讲的,意思是请莘莘学子少做‘录音机’,多做‘自由操’。”“高考倒计时的标记如蠕虫病毒,今年擦掉,明年又来,这里放罢,那里又现。为什么拼搏?答案率直得让人心悸:就为这一考。”“没有遐思的空间——对于课堂,遐思,仿佛就是走神,是开小差。没有自我的空间——对于校园,自我,几乎等同放任,是不用功读书。”